最後更新日期: 2023-03-06
衡量一家值不值得投資的企業時,通常會先了解這家企業的獲利能力、產業趨勢、以及未來發展性,確認基本面及產業趨勢方向沒問題後,再來就是掌握進場時機。
而用來判斷股價的合理性,除了可以利用本益比(PER)來評估外,同時也能運用本益成長比(PEG)來輔助判斷。
本益成長比起源是由英國投資大師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所提出,並在1992年出版的《祖魯法則;The Zulu Principle》書中,將本益成長比運用在投資和選股上,隨後在投資大師彼得.林奇(Peter Lynch)推廣下,讓更多人認識本益成長比。
本益成長比 PEG 是什麼?
本益成長比(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PEG) 用來評估一家具有成長性的企業目前股價是否被低估。
當一家企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市場給予的本益比也會偏高,因此用本益比評估股價容易錯失投資時機,若利用本益成長比進一步評估判斷,就能夠更有效的掌握股價的合理性,這也是投資成長股常用的指標。
本益成長比 PEG 怎麼算?
計算公式
本益成長比(PEG)是由「本益比」除以「盈餘成長率」所計算得到的結果,而盈餘成長率可以使用「過去」或「預估未來」的盈餘成長率來計算。
計算方法
假設A公司去年每股盈餘(EPS)為2.5元,而今年獲利成長,預估EPS今年盈餘成長率為20%,目前股價為50元,那本益成長比為多少倍?
首先,先計算目前本益比為多少後,再計算本益成長比。
- 本益比:50/2.5=20(倍)
- 本益成長比:20/20=1.0(倍)
本益成長比查詢
美股本益成長比查詢
台股本益成長比查詢
👉 Goodinfo
本益成長比計算器
👉 優分析
本益成長比 PEG 與本益比之間的關係
本益比(PER)是用來衡量一家公司的股價昂貴或是便宜的指標,不過遇到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時,如果只依據本益比來評估股價,恐怕會錯過未來一段飆漲時期。
一家公司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公司的獲利成長會使股價跟著水漲船高,而當下的本益比普遍都會偏高,會讓投資人誤以為此時的高本益比代表著股價偏貴了。
從本益比的計算公式,目前的「股價」除以「每股盈餘」,未考慮到未來的成長性,因此為了彌補這個缺點,遇到快速成長的公司時,使用本益成長比(PEG)來評估股價的合理性,會是較恰當的做法。
不過,沒有一項財務指標能夠完美詮釋一家公司未來的發展性,使用本益成長比評估一家公司的成長性時,建議搭配其他指標一同使用判斷。
本益成長比高低
一般來說,本益成長比(PEG)為「1倍」時,代表股價屬於合理,投資人若手中持有股票可以繼續等待,如果沒有持股則可以選擇繼續觀望;「小於0.75倍」時,股價被低估,代表該公司具有成長潛力,投資人可以選擇買進;而「高於1.2倍」時,代表股價被高估,此時應考慮賣出。
假設A、B兩間公司皆為相同產業,A公司股價為30元與B公司股價20元,而A公司去年每股盈餘(EPS)為1元,而今年獲利提升EPS成長至1.3元,盈餘成長率為30%;B公司去年EPS同樣為1元,而今年也因為獲利提升,EPS成長至1.1元,盈餘成長率為10%。
那麼A公司與B公司哪家公司較具有未來成長性值得投資人留意呢?
A公司:
- 本益比:30/1.3=23.1(倍)
- 盈餘成長率:(1.3/1)-1=30%
- 本益成長比:23.1/30=0.77
B公司:
- 本益比:20/1.1=19.0(倍)
- 盈餘成長率:(1.1/1)-1=10%
- 本益成長比:19.0/10=1.9
如果投資人只觀察本益比的結果,反而會認為B公司本益比較A公司來的低,股價相對便宜,而選擇投資B公司。
但如果把公司未來的成長力考慮進來,會發現A公司雖然本益比較高,股價也較貴,但是以成長潛力來看,未來公司獲利成長性與股價會較值得期待。
本益成長比選股注意事項
利用本益成長比來篩選成長型的公司時,雖然能幫助投資人評估一家公司股價的合理性,以及找出具有成長潛力的公司,但並沒有百分之百獲利的投資策略,在選股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1.利用本益成長比也有可能選到衰退的公司
任何的財務數據的結果,都是已經過去發生的事,股價反映的是未來,因此如果太依賴歷史數據,可能賄選到即接做頭衰退的公司。
舉例來說,一家公司每年獲利盈餘皆穩定成長,自然會吸引投資人的注意,股價也會跟著高漲,不過當公司未來即將轉衰,股價也會提早反應。
此時,本益比會開始下降(EPS不變的情況下,股價下跌),在投資人尚未得到財務數據前,還是會以原本預估的盈餘成長率來計算本益成長比。
因此在本益比下降,盈餘成長率不變的情況下,PEG會下修,眼看PEG從原本的合理價變成低估價,讓投資人誤認為機會來了,趕緊進場!
等到之後財務報告出來,或新聞消息提到公司接單不順或掉單時,此時股價可能已經下跌一大段了,這時投資人就會面臨虧損套牢的風險。
2.「預估」未來盈餘成長率是一件困難的事
利用本意成長比評估一家處於成長中的公司股價時,由於使用的是「預估未來盈餘成長率」來計算,因此每個人所做的判斷可能不盡相同,也不一定準確。
而如果回頭來看一家公司過去的盈餘表現良好,並不一定代表未來一樣會保持甚至更好,因此在評估時,建議不要只單看本益成長比就作為投資依據,還是要多搭配其他財務指標一同觀察,越多數據結果對你有利,越能增加你的持股信心。
3. 做好投資規劃
任何的選股方法都沒有百分之百穩贏的策略,只有做好在事前投資規劃,在投資時才能面對各種意外事件發生。
能買到一家持續成長的公司,相信是多數投資人理想的標的,但金融市場變化萬千,現在快速成長的公司,不代表未來還會繼續成長;而現在連連虧損的公司,也不代表未來不會出現轉機。
因此在選股上如果能收集越多對自己有利的資訊,越能讓你在投資時保持耐心與信心,不過仍要持續關注自己投資的公司發展,出現不對的狀況時也要能斷然離場,千萬不要跟股票談戀愛,來到市場中的目的,賺錢才是我們的目標。
總結
本益成長比(PEG)是用來衡量一家成長的公司股價未來是否還具有投資潛力的指標,不過,過度依賴單一指標數結果可能會使你忽略其他潛在的風險。
因此在投資前做好投資規劃,收集越多有用的資訊,確認未來趨勢發展,才能夠在金融市場上生存。
想更深入學習解讀「財報」嗎?
快來看看我會你準備的【8堂學習財報線上課程】,培養你的財報洞察力,讓你輕鬆掌握優質企業。
延伸閱讀
文章轉載自《價值思維》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及之個股僅作說明並提供讀者參考,並不具任何操作建議之意圖,請讀者應審慎考量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謝謝版主推薦 讓我又學習到一個新知識 投資的功課果然有很多要做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超棒的推薦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