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03-21
在市場上,你或許聽過有人說:「這支股票基本面很好,營收獲利一直成長,但…為什麼股價就是不會上漲?」
或是「這支股票基本面爛的可以,根本看不出來公司有在賺錢,為什麼股價漲不停?完全不合理阿!」
這些問題,都曾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本篇將和你分享的,為什麼一家基本面良好的企業,營收獲利一直成長,股價卻不漲?
其實你已經掉入營收的迷思的陷阱當中。
價格漲跌的原因
你有想過為什麼股價會變化嗎?
是什麼因素造成股價每天的漲跌變化,同一檔股票可以在最近幾個交易日不停的上漲,但過了一陣子後又出現宣洩式暴跌,甚至跌回起漲點,就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
其實,影響股價的因素成千上萬種,例如:
- 企業的財報數據是否優於預期或不如預期
- 天災造成某企業生產線嚴重重創,未來獲利將大幅下檢
- 企業打入某產品的供應鏈或成為獨家共應商
- 某產業前景看好,使得其中某項產品需求供不應求
- 某研究機構上調某支股票的目標價
- 通貨膨脹嚴重,連轉會開始進入升息循環,造成市場上資金緊縮
- 疫情爆發造成全球運輸業大亂,使貨運價格大漲
任何原因都有可能被解讀成是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原因,以上舉例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以短期來說,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大多來自市場上投資人的「心理因素」,投資人容易因為市場消息、自然災害、國家元首或具聲望人士的言詞產生樂觀或恐懼的心理。
每個人的對於當下所接收到的資訊解讀方式不一定相同,也就是說,即使看到一樣的訊息,有人會解讀成利空消息,選擇賣出股票,而有人會認為是一項好消息,因此買進股票,這也就造成股價產生波動的原因。
不過說穿了,股價之所以有漲跌變化,單純只是與籌碼的「供給需求」有關。
股票就像是商品一樣,當市場上很多人想買,而賣出的人很少,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時,那麼股價就會上漲;
相反的,當市場上很多人想賣股票,但願意買的人很少,呈現供過於求的情況,股價就下跌。
那麼,看到這邊你是不是對於「營收創高,為什麼股價卻不漲?」這個問題有點想法了?
營收創高,為什麼股價卻不漲?
財報結果的公布,是許多以基本面分析為主的投資投資人定期就會關注的資訊,利用每月公布的營收數據,或是每一季的季報,試圖從中找出有投資價值的蛛絲馬跡。
大多數以基本面分析為主的新手投資人普遍都存有一項投資盲點,認為企業獲利成長或創高,股價就「一定」會跟著水漲船高。
就像是1加1一定會得到2的結果。但很可惜的是,金融市場運作方式並沒有所謂的特定模式,畢竟整個市場是由「人」所組成的。
前面提到股價的漲跌與籌碼的供需有關,所以當下沒有人參與這檔股票的交易,股價就不容易產生波動,這是其中一種原因。
而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股價早已提前反映這個利多(營收獲利創高),在公布之前已經先上漲一段了,因此當這個結果公布出來後,如果未來這家企業的獲利能力可能有出現停滯或是衰退的疑慮時,股價也會提前開始下跌。
讓我舉個例子,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在2018年由於被動元件因市場供需失衡問題造成漲價效應,因此使得被動元件廠商獲利大幅成長。
在市場熱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使國巨在同年7月初創下1310元新高價後,迎面而來的是無止盡的深淵,股價不斷的下跌。
若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解讀,多數人不會看出有任何問題,因為從營收公布的結果來看,6、7、8、9月營收仍然呈現持續成長的狀態。
此時市場上仍然充斥著各種看好的利多消息,直到10月之後營收結果開始呈現衰退,回過頭來看才知道股價下跌的原因,只是「股價早就已經提前反映未來的狀況」。
當你確定公司獲利開始走下坡時,股價早已腰斬再腰斬,只剩下300元左右,跌幅高達77%。
股價反應的是未來
在股票市場,千萬要記得這句話「股價反映的是未來」,一般來說股價會領先基本面3至6個月反映,也就是說,一家企業如果未來獲利將呈現大幅的成長,那麼一定會有人提早知道提早進場佈局,從股價上來看也會提早出現動靜。
但此時大多數人卻無法知道為何而漲只有當股票熱度上升,自然才會有許多利多消息不斷公布出來。
相反的,若是企業未來獲利將呈現衰退,那麼股價也會提早出現反映,而提早知道消息的人也會默默趁著股票還有熱度時出場,此時多數人還沉靜在公司獲利成長的情況下卻渾然不知此時行情已經敲敲的改變了。
總結來說,股價反應的是未來,即使現在當下表現好的公司,不代表未來也能夠維持下去,而現在表現差的公司,也不代表未來會一直差下去。
結論
股價的漲跌變化與籌碼供給需求密不可分,即便一家公司獲利表現很好,一直都在賺錢,但如果市場上沒有人參與這檔股票的買賣,價格就是不會產生變化;
相反的,一家公司獲利能力表現雖然不佳,但如果市場上有許多人積極參與買賣,那麼股價也會因此產生波動,也就有價差獲利的空間。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及之個股僅作說明並提供讀者參考,並不具任何操作建議之意圖,請讀者應審慎考量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